è¿

2010-11-28 15.54.11

一个在东北海滨小城里面长大的男孩,17岁去了北京学画画。几十年后回到家,花几个月时间,用画笔重新记录下今天的小城和当年熟悉的那些人们,同时伙同一个以拍乡愁著称的导演拍了个记录片,便成了这个展览——金城小子。画家叫刘小东,导演是侯孝贤。

我不懂油画,之前也不知道刘小东,而这确是非常打动我的一个展览。从画家手写的返乡笔记,用小相机记录的照片,到展厅中的几十张油画,再到放映厅中的纪录片,文字、绘画和影像,还有影像中的音乐,给了观者丰富的线索去重建一个关于小城的记忆。

而这并不是压迫式的。在那个昏暗的放映厅,和三三两两的人坐在最后一排的地上,看着片中叙述着整个创作过程中一沓一沓生活琐事的片段,没有太多的煽情,没有炫目的画面。情绪不多不少,正好。

我想我正是在影像中寻找着某一些场景,捕捉着它们晃动出来的某种似曾相识的光影和色彩,那是我记忆中八零年代的小城。

想起绵竹,那些穿过长着菜花和香椿的田野去少年宫学画的周末。

想起安昌,那些在清澈的河水里玩水抓螃蟹和鱼虾的暑假。

我讨厌像个感伤派文青那样动不动就说,我们再也回不去了。小东写道,“我们的记忆都被狗吃了”。而我却多么羡慕画家的手,能在画布上重现他的记忆,那也是我们这样许许多多在小城长大而又离开的孩子的集体记忆。不同于侯孝贤的台北眷村,不同于姜文的北京军队大院儿,不是什么宏大时代背景里多么跌宕的叙事,却是这20多年来在这片土地上渐渐湮灭着的东西。

正如在片中画家所说,是这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牺牲掉的小城镇。

“这一次,我决定回家。”

这是多温暖的字眼。可是家,又在哪儿?

分享到:
新浪微博
更多


æ

昨晚梦见以前养的小狗叮当,生了一只小狗,也叫叮当,眉眼长得更加温和,姿态灵活的在两条晾衣绳上做双杠动作…好像,那个场景里面还有奶奶。醒来一想,哇,10多年了,我还是那么记得叮当给我带来的快乐,可是,当年真的还是不懂得怎么样对狗好吧,叮当在发情期也没有让她配种生小狗,不知道她当时是不是很怨念我… 

还是没去看成恶评如潮的李雷和韩梅梅。这戏光是标题就摆明了要赚80后的怀旧情感的,再加上海报上誓不罢休的那一句——"时间是贼,偷走一切"。

某日翻出来的旧照片,用手机翻拍了一下。那时候叮当不到1岁,我14岁,是初中毕业之前,正是要跟李雷和韩梅梅告别的时候。

2010-09-03 00.01.12

ä½

是不是 并非走少有人走的路
就能看到最美风景
是不是 并非所有的历经艰难
都能取到真经
是不是 美好并非只存在于大观园
最后化作灰烬
是不是 能够有那样一种人生
可以一直单纯快乐像美梦不会醒

这是奇怪的旅程
到处是不知道通向何方的疑问
我是在西游
却多羡慕你的红楼

æ

view full album

自从blog被迁移到过后, 一直懒得写东西。可是想的东西太杂乱,就觉得要找些什么地方serialize一下,这样日后回想的时候也有据可查。不管如何,熊的森林还是要继续下去的嘛:)

其实拍照何尝不是如此,在漫长乏味的空间与时间里抓住那么一两个闪亮的片段,回忆就可以被串起来了。十一的新疆之行,如果没有那些照片,我一定是什么也记不住的。而现在,偶而还会去翻翻那些照片,还是会觉得,在我们长枪短炮走马观花经过的那些地方的深处,大约才是真正的风景吧。

那天看见这一期的Vogue,有采访姚晨说的这句话,有些黑暗必须自己穿越,觉的太给力了,于是买了一本。曾经有段时间,认为所有这些时尚媒体的励志专访都是忽悠人的。而上了年纪过后,反而喜欢上了这种简单粗暴的逻辑。即使是忽悠,即使逻辑很弱智,至少,能给人力量。

我想我终究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。在经历过没事儿瞎呻吟的前后青春期过后,我知道自己要的很简单,而从这个复杂的世界中,可以得到满足的机会很多,当然,失望也会很多。

那天偶遇某人。一年多未见,对话很桥段。一开始,我说,好久不见,你瘦了。最后,我说,要工作,再联系。一转头,想,删了电话,block了msn,我号码都换了,还联系个啥。

你会不会突然的出现
在街角的咖啡店
我会带着笑脸
挥手寒暄
和你,笑着聊聊天。

我曾经幻想所谓的好久不见都能像歌中那样的美好,而事实是,当那个人轻而易举的出现在街角,而你早已不再在意了。

大约世界就是这样奇妙。你想遇见的,千回百转才给你遇到。

可是就像一万次快门总能拍到你爱的风景一样,该遇见的,一定会遇到,对吗。

(这篇博是晚上用wordpress ipad app写的,结果那个玩意儿居然发不上去…因此这不是我利用上班时间写博…)